文化资讯 省内资讯 资讯

鹰潭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

发布时间:2018-01-03[关闭][打印]

  2014年6月,龙虎山大上清宫二期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大片建筑遗迹,特别是出土了一块“清嘉庆十五年重修上清宫碑”,专家一致认为,该建筑遗迹为大上清宫遗址。在报国家文物局批准后,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鹰潭市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了系统的考古发掘。

  大上清宫位于鹰潭市龙虎山上清镇东,泸溪河北岸,溪山环拱,距嗣汉天师府约一公里处。据文献记载,大上清宫自北宋开基设坛以来,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是历代正一道天师禅宗演法、修行传箓、降妖除魔的宗教场所,是中国道教正一教祖庭,民国十九年(1930年)毁于火灾。

  2016年大上清宫遗址发掘工地俯瞰图

  经过近四年的考古发掘,对照历史文献记载,专家们认为,大上清宫遗址是我国迄今为止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反映时代序列最清晰、出土遗迹最丰富的具有皇家宫观特征的道教正一教祖庭遗址,是宗教考古的一次重大突破,大上清宫遗址考古发掘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

  遗址标注图

  规模最大

  根据考古勘探初步推断,大上清宫遗址占地面积约30余万平方米,目前已探明18万平方米,并确定了部分围墙基础。大上清宫在全国道教宫观建筑中规模是首屈一指的,相当于北京故宫的一半。此外,清娄近垣版《龙虎山志》记载,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康熙帝亲手御书匾额“大上清宫”,而国内其他地方均称为“上清宫”,可见大上清宫规模为全国之最。

  娄近垣版《龙虎山志》中《大上清宫全图》真实描绘出大上清宫在最后一次重修、扩建后达到两宫十二殿二十四院的雄伟画面,也反映出大上清宫规模之大。

  历时四年的考古发掘揭露出大上清宫区域的规模建制与文献记载完全吻合,特别与清代画家关槐所绘《龙虎山鸟瞰图》也能一一对应。

  2017年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又围绕大上清宫遗址展开了周边遗迹调查,调查范围20平方公里内有相关遗存20多处,反映出大上清宫强大的道教文化基础,而这种强大的道教文化基础又源于宏伟的道教宫观的影响。

  大上清宫遗址周边遗存分布图

  等级最高

  大上清宫遗址揭露出的遗迹及出土文物,无处不体现出大上清宫的皇家气派。

  建筑规制

  大上清宫的主体宫殿都由南向北沿中轴线分布工字连座台基上,这种建筑形制是参照北京故宫乾清宫—坤宁宫的样式建造,因此,极具皇家风范。

  在大上清宫所有建筑中,有一处遗迹四周出土大量黄琉璃瓦,结合方位及文献资料,该处遗迹为供奉雍正帝亲手撰写碑文的御碑亭,碑刻已不见,但碑亭形制仍保留下来。御碑亭的出现,表明大上清宫在清雍正时进行了最高等级的皇家工程的修建,为大上清宫增添了皇室气息。

  曾国藩曾在1858年来到大上清宫,他用了“极宏伟”三个字来形容玉皇殿,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也可以反映出大上清宫在当时不亚于皇宫气派。

  黄琉璃龙纹滴水

 

  黄琉璃如意构建

  建筑材料

  大上清宫出土了很多大体量的石柱础,如三清阁存留的柱础底座长86厘米,露明部分直径64厘米,在一般道教宫观难见,只有皇家建筑才会用如此巨大的建筑石材。

  不仅如此,遗址出土了很多琉璃构件,其中黄琉璃等级最高,其次为碧琉璃。从目前考古发掘情况来看,大上清宫区域仅御碑亭处出土黄琉璃,而绿琉璃散落情况较多。据文献记载,清雍正九年新建的斗姆宫,里面使用了大量黄琉璃构件,这一情况还需考古发掘来证实。琉璃构件的使用,将大上清宫披上了高等级的色彩。

  三清阁遗存

  遗址出土文物中,纹饰丰富,特别是建筑材料纹饰以龙纹居多,龙纹形态多达11种,龙纹的使用,将大上清宫与一般道教宫观区分开来。

  在古代,屋脊蹲兽的数量象征着建筑等级的高低,大上清宫遗址出土不少蹲兽构件,如仙人骑鸡、狮子、海马、天马等,其中一件为蹲兽脚部残件,经专家初步推断为斗牛之蹄,根据蹲兽在屋脊的排列顺序,斗牛应位于第九位,级别仅次于故宫的太和殿。

  绿琉璃龙纹瓦当

 

  屋脊构建:仙人骑凤

  建造工艺

  墙体柱洞防潮、防虫、防蛀的处理工艺很特别,采用环瓦抱柱的方式,也就是在立柱外用一层环形瓦包裹,内外再填充三合土,达到保护立柱的作用;遗址中在靠近排水沟一侧的墙体柱洞底部均有一长方形小口,也对立柱起到排潮、通风的效果;特别是建筑墙体,采用了平砖顺砌错缝的工艺,砖料讲究、墙体宽厚、美观坚固。这些工艺一般建筑不多见,等级较高的官式建筑中方可见。

  钉帽

  文物遗存 

  大上清宫遗址有一口元代制造的大铜钟,现放置于天师府内,铜钟重约9999斤,仅比故宫的铜钟少一斤。遗址还出土了一些非常精美的建筑构件和生活器具,如元代为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定烧的枢府瓷,能出现在大上清宫遗址,可见大上清宫在当时地位之高,而大量色泽鲜艳、纹饰精美的琉璃构件也是对建筑等级的又一烘托。

  大上清宫遗址出土的元代铜钟

  反映时代序列最清晰

  考古反映出大上清宫由肇始到发展、兴废的过程,揭露出各个时期连续不断的历史演变脉络,印证了文献对大上清宫记载的北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迁址的史实。

  大上清宫遗址经过2014年至2017年的考古发掘,宋、元、明、清的地层全部揭露出来,地层叠压关系非常明晰,清理出宋、元、明、清各时期遗迹、遗物,基本将遗址内主体建筑空间关系梳理清楚。从遗址的地层堆积以及遗迹的分布情况,再结合文献资料,认为大上清宫遗址自宋代以来,核心建筑由东向西推移,再以西为中心向周边扩散,形成了连续的发展脉络和规模不断壮大的过程。

  宋代人字纹青砖地面

  元代枢府瓷

  出土遗迹最丰富

  从目前揭露的5000平方米范围来看,发现遗迹点有:龙虎门、明代碑亭、御碑亭、玉皇殿、后土殿、三清阁、三官殿、五岳殿、天皇殿、文昌殿及厢房等,共揭露遗迹点有:阁1处、殿6处、门1处、院落2处、碑亭2处、厢房22间、不同类型排水沟2条、取水槽2条等,还有各类早期遗迹正在发掘当中。在目前道教遗址中,如此丰富的遗存现象是几乎没有的,因此,大上清宫以其丰富的遗存资源,有着打造道教考古基地和道文化宣传基地的美好前景。

 

  厢房遗存

  大上清宫遗址不仅具有以上显著特点,还是融合南北建筑风格,兼具民间与官式建筑规制的宗教建筑。

  大上清宫是参照北方官式建筑建造而成的,但从现场发掘的情况来看,既有北方的建筑特点,又有南方的艺术风格,既有民间的喜好风俗,又采用官式的建造法式,使得大上清宫成为一件难得的文保精品。

  天皇殿遗存

  遗址庭院内大面积铺设鹅卵石,这在北方官式建筑中极为罕见,而南方建筑多采用鹅卵石铺地;此外,在龙虎门与玉皇殿之间庭院地面,发现鹅卵石地面摆出了铜钱和同心花的纹饰,可能是南方民间表达对生活的一种美好寓意,也可能是道教元素的体现,表明民间的一些营建风格和道教艺术融入了大上清宫的建造过程中来;遗址中主体建筑墙体厚约60~90厘米,这就是典型的北方风格,南方不见;遗址内柱础多为古镜柱础,露明部分很矮,这也属于北方的建造风格。由于南方潮湿,一般柱础露明部分非常高,但是,在柱础使用材料中,发现有红砂岩柱础,这是龙虎山地区盛产的石材,即南方材料北方做法,这也是南北融合的实例。

  总的来说,大上清宫遗址总平面布局具有皇家宫观特征,同时继承了当地宗教传统,残存的构件和构造做法也体现了官式做法与当地民间传统工艺的结合。大上清宫遗址无论从规模、等级,还是遗存、时代传承,在我国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文化遗产。

鹰潭:“小市创排大戏”的有益探索2017-10-11
龙虎山:唱响“龙虎天下绝”品牌,提升“中华道都”影响力2017-10-09
保护文物古建 龙虎山“娘子军”在行动2017-06-16